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醫療
Histor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 Pre-modern China 
開課學期
103-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歷史學系  
授課教師
張嘉鳳 
課號
Hist3121 
課程識別碼
103 5255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3,4(10:20~12:10) 
上課地點
博雅307 
備註
限學士班學生
總人數上限:2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32stm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主要在介紹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醫療的發展、變遷與特色,上課內容包括演講、參觀、閱讀二手研究論著與撰寫報告,一則增進同學對中國史、科技史與醫學史的瞭解;一則加強同學閱讀、分析、討論與寫作的能力。 

課程目標
1. 從科學、技術與醫療的角度出發,深入了解中國古代的歷史。
2. 探究科學、技術與醫療對歷史的影響
3. 討論科學、技術與醫療與社會文化的互動關係

課程大綱:
第一講 導論
第二講 中國古代的曆法、黃曆與通書
第三講 中國古代的天文
第四講 中國古代的火器
第五講 中國古代的航海
第六講 中國古代的造紙與印刷
第七講 中國古代的青銅器
第八講 中國古代的煉丹
第九講 中國古代的醫學
 
課程要求
1. 課前閱畢指定書目
2. 積極參與討論與各項參觀活動
3. 認真完成學期作業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指定閱讀
1. Nathan Sivin (席文), “ Why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did not Take Place in China – or Didn’t It?”, in 李國豪、張孟聞、曹天欽編《中國科技史探索》(香港:中華書局,1986),頁97-114。
2. 黃一農,〈歐洲沉船與明末傳華的西洋大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5本第3分 (2004),頁573-634。
3. 周維強,〈神威四域,武成永固 ── 康熙朝歐式火砲新考〉,《故宮學術季刊》,30. 1 (2012. 9),頁161-194。
4. 張嘉鳳,〈天事恆象 ── 殷周至漢初天文占卜體系的發展與演變〉,收入祝平一主編,《科技與中國社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0),頁85-124。
5. 黃一農,〈擇日之爭與康熙曆獄〉,《清華學報》,新21卷第2期 (1991),頁247-280。
6. 張嘉鳳,〈百年來鄭和研究的特色與趨勢〉,《鄭和研究與活動簡訊》,第24期 (2005. 12),頁29-31。
7. 潘吉星,《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 源流、外傳及世界影響》,(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2),第二章〈中國造紙術的發展〉,頁55-102。
8. 林富士,〈疾病與「修道」── 中國早期道士「修道」因緣考釋之一〉,《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 (2001),頁137-165。
9. 雷祥麟,〈負責任的醫生與有信仰的病人 ── 中西醫論爭與醫病關係在民國時期的轉變〉,《新史學》第14卷第1期 (2003),頁45-96。
10. 李貞德,〈「笑疾」考 ── 兼論中國中古醫者對喜樂的態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5本第1分 (2004),頁99-148。
11. 李建民,〈督脈與中國早期養生實踐 ── 奇經八脈的新研究之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6本第2分 (2005),頁249-313。
12. 張嘉鳳,〈愛身念重 ──《折肱漫錄》(1635)中文人之疾與養〉,《臺大歷史學報》,第51期 (2013. 6),頁1-80。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甲、 科學與技術史
1. Joseph Needham, 1954 ~ ,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李書華,《指南針的起源》,臺北:大陸雜誌社,1954。
3. 李書華,《指南車與指南針》,板橋:藝文印書館,1959。
4. Joseph Needham, 2005[1969], The Grand Titration: Science and Society in East and West,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5. Chalmers, A. F., 1978, What is the Thing Called Science?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6. 伯希和著,馮承鈞譯,《鄭和下西洋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
7. 徐玉虎,《明代鄭和航海圖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
8.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1978),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五冊),臺北:明文出版社翻印,1984-1990。)
9. 夏鼐,《考古學與科技史》,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
10. 洪萬生主編,《格物與成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
11. 杜石然、范楚玉、陳美東、金秋鵬、周世德、曹婉如,《中國科學技術史稿》,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
12. 李國豪、張孟聞、曹天欽編《中國科技史探索》,香港:中華書局,1986。
13. 彭德清主編,《中國航海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1989。
14. 王振鐸,《科技考古論叢》,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15. 潘鼐,《中國恆星觀測史》,北京:學林出版社,1989。
16. 楊翠華、黃一農編,《近代中國科技史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
17. Richard Smith, 1992, Chinese Almanacs, Hong Ko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 梅汝莉、李生榮,《中國科技教育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19. 樊洪業,《耶穌會士與中國科學》,北京: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20. 杜石然編,《中國古代科學家傳記》,北京:科學出版社,1993。
21. Christopher Cullen, 1996, Astronomy and Mathematics in Ancient China: The Zhou bi suan j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 薄樹人,《中國天文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
23. Francesca Bray, 1997, Technology and Gender-Fabrics of Pow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4. 潘吉星編,《李約瑟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25. 韓琦,《中國科學技術的西傳及其影響(1582~1793)》,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26. 王錢國忠,《李約瑟文獻五十年,1942~1992》,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
27. 馮時,《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28. 劉鈍、王揚宗編,《中國科學與科學革命──李約瑟難題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論著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
29. 竺可楨,《竺可楨全集》,上海:上海科學教育出版社,2004。
30. 黃一農,《社會天文學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31. 江曉原,《天學真原》,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4二版四刷。
32. 劉樂賢,《馬王堆天文書考釋》,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
33. 陸思賢、李迪,《天文考古通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
34. 李學勤,《青銅器與古代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
35. Benjamin A. Elman, 2006, A Culture History of Modern Science in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6. 林宗德譯,《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7。
37. 楊小明、高策,《明清科技史料叢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38. Roger Hart, 2013, Imagined Civilizations: China, the West, and Their First Encounter,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乙、醫學史

*醫學史參考書目僅羅列與補充2004~2011年出版之基本參考書目。2004年及其以前出版之中英文相關著作,請參見張嘉鳳,《歷史、醫療與社會》(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之基本參考書目與各講參考書目。

A. 中文著作:
1.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 ── 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三民書局,2005。
2. 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科技渴望社會》,臺北:群學出版社,2005。
3. 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科技渴望性別》,臺北:群學出版社,2005。
4. 李建民,《生命史學 ── 從醫療看中國歷史》,臺北:三民書局,2005。
5. 李建民主編,《醫療與社會》,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
6. 張大慶,《中國近代疾病社會史(1912~1937)》,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6。
7. 范家偉,《大醫精誠 ── 唐代國家、信仰與醫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7。
8. 李貞德,《女人的中國醫療史 ── 漢唐之間的健康照顧與性別》,臺北:三民書局,2008。
9. 成令方主編,《醫療與社會共舞》,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8。
10. 李建民主編,《從醫療看中國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8。
11. 李貞德主編,《性別、身體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8。
12. 李尚仁主編,《帝國與現代醫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8。
13. 范家偉,《中古時期的醫者與病者》,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14. 林富士主編,《疾病的歷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1。
15. 梁其姿,《面對疾病 ── 傳統中國社會的醫療觀念與組織》,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16. 余新忠、杜麗紅主編,《醫療、社會文化史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17. 祝平一主編,《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 衛生與醫療》(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
18. 范家偉,《北宋校正醫書局新探》,北京:中華書局,2014。

B. 西文著作:
1. Kim Taylor, 2005, Chinese Medicine in Early Communist China, 1945-63: A Medicine of Revolution, London: RoutledgeCurzon.
2. Vivienne Lo and Christopher Cullen (eds), 2005, Medieval Chinese Medicine: The Dunhuang Medical Manuscripts, London: RoutledgeCurzon.
3. Umberto Eco, 2005, History of Beauty, New York: Rizzoli.
4. Volker Scheid, 2007, Currents of Tradi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1626-2006, Seattle: Eastland Press.
5. Asaf Goldschmidt, 2008,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ong Dynasty 960-1200, London: Routledge.
6. Angela K. C. Leung, 2009, Leprosy in China: A Histo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7. Yüan-ling Chao, 2009, Medicine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A Study of Physicians in Suzhou, 1600-1850,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8. Michael Shiyung Liu, 2009, Prescribing Colonization: the Role of Medical Practice and Policy in Japan-Ruled Taiwan 1895-1945, Ann Arbor, Michigan: AAS.
9. Ka-Che Yip, 2009, Disease, Colonialism, and the State: Malaria in Modern East Asian Histor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0. Charlotte Furth, Judith T. Zeitlin & Ping-chen Hsiung (eds), 2010, Thinking with Cases: Specialist Knowledge i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1. Yi-Li Wu, 2010, Reproducing Women: Medicine, Metaphor, and Childbirth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2. Marta E. Hanson, 2011, Speaking of Epidemics in Chinese Medicine: Disease and the Geographic Imagin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上課討論 
20% 
1. 上課參與討論與 2. 教學網頁上發言 
2. 
學期作業 
55% 
1. 學期作業3份,請於當日下課前繳交。遲交者扣分,每遲交一天扣該份作業總分之10分。 2. 學期作業抄襲者一律以零分計 3. 每份學期作業之字數不拘 4. 每份作業請以紙本繳交,不接受電子郵件等其他形式。 5. 學期作業 (1) & (2):請挑選兩個本學期參觀的機構,撰寫參觀心得 (30%)。繳交截止時間分別為:104年4月15日;104年5月6日。 6. 學期作業 (3):請訪談中、西醫師、護理師、藥劑師或相關從業人士(healer)、民俗醫療執業者、宗教醫療服務者、病人以及中、西藥商等,在課堂上報告並與同學討論。建議訪談主題(亦可自行擬定):當前中、西醫、民俗或宗教醫療等的發展;中草藥或西藥的發展、前景、銷售與流通;對醫學教育的觀感與批判;對當前醫藥政策或法規的看法與批判;醫者(healer)的行醫經驗;醫者對病患的觀感;醫者對當前醫療環境、醫藥文化的觀點與批判;醫者對常民醫療觀、身體觀的見解與批判;醫者之間的競爭概況;醫者或病人對不同體系醫者的看法;病人對疾病、健康與醫藥的觀念或心態;病人的疾病與就醫經驗;病人對當前醫療環境、醫藥文化的見解與批判;醫病關係等等。課堂報告時間: 104年5月13、20、27日。繳交報告時間:6月3日。(25 %)  
3. 
期末考 
25% 
以上課內容與指定書目為主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5  第一講 導論 
第2週
3/04  第二講中國古代的曆法、黃曆與通書 
第3週
3/11  第三講 中國古代的天文 
第4週
3/18  第三講 中國古代的天文 
第5週
3/25  第四講 中國古代的火器 
第6週
4/01  溫書假 
第7週
4/08  第五講 中國古代的航海 
第8週
4/15  第六講 中國古代的造紙與印刷 (交作業1) 
第9週
4/22  第六講 中國古代的造紙與印刷:
參觀樹火紀念紙博物館或相關博物館(自行前往)
 
第10週
4/29  第七講 中國古代的青銅器:參觀中研院史語所 
第11週
5/06  第七講 中國古代的青銅器 (交作業2) 
第12週
5/13  學期報告與討論 
第13週
5/20  學期報告與討論 
第14週
5/27  學期報告與討論 
第15週
6/03  第八講 中國古代的煉丹 (交作業 3) 
第16週
6/10  第九講 中國古代的醫學 
第17週
6/17  期末考